您好!欢迎来到安徽天长崇氏蓉岗堂家族网!
安徽天长崇氏蓉岗堂家族网
咨询热线

13605506677

热门关键词:
  • 手 机:13605506677
  • QQ号码:583744082
  • 邮 箱:583744082@qq.com
  • 地 址:安徽省天长市街道
崇氏家谱委员会八二二会议纪要

2015年8月22日上午9时,在康利亚大酒店召开了崇氏续谱二届一次会议,到会的会长、副会长及各分会会长、代表共52人。会议由会长崇斯元主持。会议开始,全体起立,首先为崇氏续谱作出贡献的原会长崇忠球默哀。

副会长崇源代表崇氏续谱委员会作财务收支情况说明。

崇晶代表崇氏续谱委员会编修组作崇氏族谱编修解说:

1、崇晓云主编崇氏族谱花费不少精力,吃了不少辛苦,收集了不少历史资料,于族谱形成有很大贡献。但客观上也存在一些不足,内容单薄,转抄多且未加整理,有的说法有错误,有的证据不足,文字重复等等。有鉴于此及一些其他原因,崇氏续谱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加以调整、改写;

2、根据崇殿虎、崇启钰等提供的老谱,借鉴天长胡氏、刘氏、瞿氏、许氏等十余部家谱,重新编修崇氏族谱二稿;

3、崇晓云主编的崇氏族谱中辈分排列的60个用字,修改为20个辈分排列用字和备用字,删去所谓四门崇,改动部分内容;

4、请各分会、点收集、提供近现代或古代崇氏人物资料、史实、故事、工作经历、文章作品等,以便编入崇氏族谱;

5、关于某些人的辈分问题,以“家尔锡斯殿”为主线已经成为共识,毫无疑义。如果***凭一张遗书(而且内容未读透),擅自改变辈分,显然是不合适的(详情见《关于辈分的探讨》)。

会长崇斯元讲话:

1、崇氏族谱二稿已初步形成,今天的会议不作***后表决,继续征求各方面意见,使崇氏族谱更加完善;

2、请大家对手中的崇氏族谱二稿认真研究推敲,并将修改意见在三个月内反馈到副会长崇宗处;

3、崇氏族谱印刷份数、执行时间等正式定稿后确定;

4、崇氏族谱编修工作酝酿操作多年,至今未能如期定稿出版,矛盾焦点是和崇晓云兄弟就辈分排序有意见分歧被延误。他在崇氏族谱编修过程中,除一张遗书外没有其他任何文字和事实证据将自己辈分提高,引起崇氏族人极为不满和反感。我们多次与他及其兄沟通,至今未能转变观点。我们仍然始终坚持尊重历史,继续等待。

副会长崇宗发言:

1、崇晶解说的即发给大家的崇氏族谱二稿,请大家广开言路,多提合理化建议,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让崇氏族谱更加全面完善;

2、尽快整合崇氏谱系宗支示意图或表,编入天长市崇氏总谱,为崇氏后裔续谱提供良好的谱系基础;

3、积极动员并参加捐资赞助活动,为修缮和购置崇氏祠堂多做贡献;

4、对辈分排列问题,应该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该什么辈分就是什么辈分,不能自我抬高,做欺祖的事。

崇斯元提出会议决定:

1、族谱委员会提议捐资标准,赞助3000元,将个人照片、简历编入族谱;

2、崇氏族谱委员会人事调整:

⑴接受崇晓如工作脱不开等原因,辞去崇氏族谱委员会秘书长的请求;

⑵决定崇氏族谱委员会副会长崇宗兼任秘书长;

⑶各分会会长为崇氏族谱委员会副会长    

崇晓云与崇氏族谱

在天长市崇氏族谱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崇晓云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将不同的族谱归纳、分类,于2011年12月主编了崇氏族谱一稿。他为崇氏族谱的形成花费了精力,吃了不少辛苦,因而受到了崇氏宗亲的尊重和拥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思想认识和观念上和崇氏宗亲逐渐拉开了距离,造成了不和谐的局面。

1、 擅自提高辈分,有欺祖行为

在修谱过程中必然涉及辈分排序问题,他坚持***凭其父遗书

为依据,没有任何其他的历史事实和可以说明的旁证材料,将自己的辈分随意提高,因此引起崇氏宗亲的强烈反感和极为不满。我们根据2005年10月发行的有他父亲和兄弟在内的蓉岗堂崇氏家谱及当前发现的所有家谱和两部老谱,进行分析、比对、推敲,认为以“家尔锡斯殿”为主线的辈分排序,没有原则差异,大家都是认同的,他的辈分也很明显。为求认识统一,充分体现考世系、序昭穆、明始终、理伦常,达到共识。会长崇斯元、副会长崇尔槽、崇宗及崇晶等多次去滁州、郑集与崇晓云、崇雨红进行沟通,至今他们仍然固执己见,没有任何转变。

2、 强调主观意志,自以为是

整合崇氏族谱,是崇氏家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件十分

不容易的事。为体现崇氏族谱的完整***、系统***、可读***、可操作***,成为崇氏子孙长久保存,代代相传的珍贵的历史文献,崇氏族谱委员会组建了包括崇晓云弟兄在内的编修组,编修族谱,后因为种种原因,扩充了编修组,在他主编的崇氏族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加以完善提高。当二稿初稿完成,数次送达他们处,请他们参与修改,他不***不理会,还说没有看到过《蓉岗堂崇氏家谱》,后来甚至向编修组提出删去二稿中关于他的名字和他所写的材料,并且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出于对崇氏族谱编修的慎重,就相关问题我们也多次派人与他接触沟通,他认为自己主编的崇氏族谱是***全面、***正确、***具操作***。

3、 闹***立,搞分裂

为突出自己,显示才能,他把崇氏宗亲对他的信任变成获取名利的平台,一再强调自己是崇氏族谱的主编,扬言崇氏族谱委员会不和他合作,他将出版天长南片家谱。俗话说“天长无二崇”,早已成为崇氏家族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他和大家分道扬镳,是出崇氏家族的洋相,试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4、 对重修《崇氏族谱》不满

晓云兄弟提出,重修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声称原谱(即一稿)先前已通过决议。

事实上:一是一稿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下大气力变动不行;二是以前确有决议,但据很多与会者提出,当时是在草草读了内容之后,大家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推敲和议论而得出的,更何况他的辈分问题,存在的意见并未解决;三是因为地域距离,我们不能步步请示,在形成初稿(指二稿)后,多次登门交流,送达二稿,与他们沟通,征求他们兄弟的意见,特别一再强调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丝毫没有抹杀他们的功劳。

大家阅读2011年12月18日崇晓云主编的《崇氏族谱》时发现:许多内容从网上原封不动地照抄,如第一、二、三章,第五章的一、二节。其实取用网上知识并无不可,只是生吞活剥,未免简单粗糙,而和整个族谱风格是否一致,又是一说。

一稿中一些内容缺乏证据,也削弱了甚至根本没有说服力,有的说法******是传说而已,还有和其他来源的版本差异很大,杜撰的东西并不那么合适和贴切,如第四章中龙岗的“义井”(有龙岗八旬老教师龚井源文章和他说法不同,且可信度高);“约在1040年左右先祖将长房(大儿子)化妆成乞丐逃出东京汴梁,后在扬州知府的帮助下买下了芙蓉岗”(此说法有什么文字、传说,或者推理支持?);“伯亨公为儿郎(孙儿)取名为有宽(官),字钊,有居(举),字刚”(此说法有悖于道光老谱);蓉岗堂楹联上加“绵”、“振”(可能我们孤陋寡闻,似乎从未在谁家门上或家中见过,所谓2011年的楹联******两边字数相等而已,根本不合楹联规则);“一堂四会”的事(据说来源于崇金波,而崇金波说也是听的传言,***在闲谈中涉及而已)等。

一些内容重复,臃肿累赘。如辈分用字先后多次提到,即使强调,也无需如此;有些内容完全可以简捷些,省得让人看来是故弄玄虚,如向上推出几百代,与其臆断,不如听文敬公言:“以伯亨公为始祖,而前代概不敢载,此亲尽从祧,抑亦孔子删书,断自唐虞之意,诚卓识也。”再如叙60个辈分用字,可用1200年,有必要吗?更何况叙字中选用了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冷僻字,也不见得好。还有花不少气力大谈龙岗的七十二根钉、六条街、一些与崇氏无关的名人,没有必要。

另外二世祖缺讳,是先祖早已得出的共识,何来命名为“金山”?晓春公与一澧公存在贵胄之别吗?有嫡长之分吗?

加之辈分这一原则问题,所以大家公议,有重新编修的必要。

还有其他琐碎的事,就不细说了。

因此上述种种,编修二稿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天长市崇氏族谱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

2015年8月22日

1.jpg


返回顶部